曹操23万大军 为何最终会败给5万孙刘联军

  众所周知,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以曹操的失败告终。这场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,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历史。熟悉《三国演义》的朋友都知道周瑜胜利的妙方是火攻,其实这只是曹操失败的原因之一。还有一些原因是《三国演义》这部不文学作品没有讲述,毕竟,文学作品并不等同于真实的历史。那么曹操23万大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?

网络配图

  1、曹操没有所谓的83万军队。北方军团不适应水战

  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曹操指挥官83万军队南下,这当然只是一个欺诈。曹操统一北伐后,南下总兵力在15万左右。占领刘表地盘后,有7万多人降军。所以曹操和孙刘隔江对望时,总兵力最多23万。如今,小说《三国演义》和史书《三国志》是三国类型书籍中最著名的,但这两本书都有水分。不用说,《三国演义》本身就是一部历史小说。三国志也存在许多问题。经过仔细研究,民国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在三国志中发现了20多个错误。曹操的军队是23万,这是一个确切的数字。刘备的军队有2万人,有史可查。但孙权派出了多少军队,仍有很多争议。现在有三万和五万两种说法。但无论如何,两军实力的差异是肯定的。

  分析曹操军队的组成部分,虽然有7万多荆州降军会进行水战,但很难说他们有什么斗志。他们向曹操投降只是形势所需要的,他们在战斗中的一系列表现确实是无力的。曹操自己的军队有15万人,是孙刘联军的两倍多,但这些军队基本上不会进行水战。曹操的军队被称为骑兵和阵法,这些东西在水战中失去了所有的作用。在两军大规模决战之前,周瑜曾派军队测试曹操军队的具体实力。结果很能说明问题,在陆战中,东吴军队当然是一败涂地。但在随后的水上追击战中,曹操的军队再次被东吴军队殴打。经过这次试探,周瑜确定了坚决不陆战的方针,客观地说,东吴军队的陆战水平不如刘备军队。

  2、瘟疫的猖獗和曹操的致命错误导致了战斗的失败

  曹操南下的时间很不幸,曹军刚进入战备位置,一场大规模的瘟疫开始在曹操大营蔓延。当时医疗卫生条件不高,曹军士兵无法得到有效治疗。有大量的非战斗减员,而且比例并不低。另一个问题是粮食问题。曹操本来想靠荆州水军快速决战,但他高估了荆州水军,战役演变成了拔河。经过长期的战争,曹操控制的北方所能提供的军粮非常有限。经过长期的对抗,曹操军队的军粮明显不足。从目前记载的数据来看,曹军的战马一般没有草料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士兵并不强壮,瘟疫和饥饿大大削弱了曹军的战斗力。与双方的实力相比,曹军即使没有火攻,也很难战胜孙刘联军。

  曹操赌了最后一把,因为北方军团不习水战。这是一艘熟悉的连环战舰。作为一名军事家,曹操不知道连环战舰的利弊。然而,连环战舰的威力确实很大。这种方法是在北宋攻击南唐和陈友谅攻击朱元璋时使用的。由此可见,连环战舰是快速提高军队水战能力的捷径,但这种战术的风险也很大。陈友谅军队后来的结局和曹操一模一样,北宋军队也是惨胜。南唐水军确实想用水军袭击北宋水军。不幸的是,他们没有把握好风向,烧毁了他们的舰队。不幸的是,曹操的对手不是唱诗画画的李煜,而是英雄的周瑜。最后,曹操的连环战舰被周瑜烧得干干净净。大军败局已定,曹操只能带着残兵败将撤回北方。

网络配图

  三、赤壁之战后,周瑜一直想消灭刘备

  曹操战败后,刘备和孙权都在抢夺胜利的果实。此时,周瑜想消灭刘备,因为他和鲁肃为孙权制定的计划是占领荆州和西川,与曹操划江而治。但现在刘备突然横在中间,打破了周瑜的原计划。周瑜还可以看出,刘备集团有快速发展的潜力,因此他主张迅速消灭刘备。然而,赤壁之战后,刘备的势力增长了一倍多。东吴需要付出巨大的伤亡才能彻底摧毁刘备。这个时候不用担心曹操会再南下,曹操需要一段时间休息。但孙权担心伤亡太大,无法下定决心。就在这时,主战周瑜去世,年仅36岁。周瑜去世后,主和的鲁肃成了孙权周围的主要决策者。鲁肃的建议是先对付南方的山越族,再对付刘备。也不能说鲁肃考虑错了,但刘备在这段时间里逐渐成长。当孙权腾出手来准备动手时,刘备集团已经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,足以与自己竞争。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