歌声悠扬:20首歌曲带你见证中国大陆流行音乐发展史

  1972年 ,美国总统尼克松 访华。

  中国迎宾乐队特别选择了19世纪的美国民歌《Turkey in the Straw》 (《草堆里的火鸡》)演奏。

  一曲奏罢,竟然吸引了无数人抗议。

  自古“贵礼乐而贱邪音” ,尤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。当时,整个社会只有主题音乐。

  经过十年的文化大革命,艺术遭到破坏,出现了大量的红卫兵歌、语录歌、战场新歌。内容单调乏味。即使是一些优秀的红歌也曾被禁止 ,如《洪湖赤卫队》中的抒情歌曲《洪湖水,浪打浪”

  ▲经典歌剧《洪湖赤卫队》。

  十几亿中国人,一时甚至听歌都成了问题。

  1978年,当中国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时,一位远离海峡彼岸的女子用温柔动人的歌声“偷偷”敲开了新时代的大门,带来了久违的诗情画意。

  流行音乐真的很流行!

  1.邓丽君《甜蜜蜜蜜》

  一个词在六七十年代很流行,叫做“三转一响” ,“一响”指的是收音机。如果普通人家里有一台收音机,他们比现在的年轻人手里拿着iPhone XS不知道牛去了哪里。

  ▲年轻人听收音机。

  正是这个小盒子告诉人们,台湾宝岛有一位女歌手,叫做邓丽君

  改革开放之初,就有这样一句话,“白天听老邓,晚上听小邓” 。有些年轻人白天上班听社论新闻,晚上躲在家里偷偷听邓丽君。

  邓丽君用轻盈甜美的歌声打动了成千上万大陆青年的心:“甜蜜,你笑得甜蜜,好像花儿在春风中绽放……”

  深受思想禁锢的年轻人,被唤醒了沉睡多年的情感,明白了什么是深情,有多少人用这首歌互相诉说。

  然而,这样的歌曲曾经被批评为“颓势之音” ,官方抵制。

  《人民音乐》于1982年出版《如何鉴别黄歌》 ,邓丽君翻唱的歌曲《何日君再来》赫然在列。

  《北京晚报》记者热爱流行音乐的人终于忍无可忍,奋起反击刘孟洪 发表文章为邓丽君的《何日君再来》辩护,引发了激烈的讨论。

  不管官方怎么阻挠,邓丽君的歌,还是拉开了中国大陆大众文化的序幕。

  1988年,邓丽君收到央视的邀请,本来要去内地演出,但由于台湾当局的阻止,他未能成行。

  ▲邓丽君,一代不可替代的天后。

  1995年5月8日,42岁的邓丽君在泰国清迈去世。这位将流行音乐带给大陆的绝代佳人,从未踏上过大陆。这是她的遗憾,也是我们的遗憾。伊拉克人去世了,留下了永久的回忆。

  2.李谷一《乡愁》

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。邓小平提出“文艺为人民服务” 。一些文艺工作者摆脱政治绑架,开始大胆创作。

  1979年12月31日,中央电视台播放纪录片《三峡传奇》李谷一 演唱了这部电影的插曲《乡恋》

  歌曲采用人称代词“你”“我”,李谷一模仿邓丽君的“气声”唱腔,深情倾诉:

  “我的爱,我的梦,永远留在你的怀里。明天就要到了,但很少见到你,只有风,送给我深深的感情。”

  ▲李谷一铁打,春晚流水。

  这首歌一出现,就很受欢迎,但也引起了媒体的批评。有人称李为“黄歌女” ,她认为自己的演唱风格庸俗低劣,是在毁灭自己的未来。

 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,《乡恋》被禁播。

  1983年,在央视首届春节联欢晚会上,大量观众要求点播“禁曲”和“乡恋”。最后,李谷一在全国观众面前演唱了这首歌,成为当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经典节目。

  3.苏小明的《军港之夜》

  与李谷一的《乡恋》相似,还有苏小明演唱的《军港之夜》。

  1980年9月,海政文工团演员苏小明在“首都新星演唱会”上演唱了《军港之夜》。

  这首歌改变了以往军歌的刚硬风格,呈现出一种休闲状态:

  “军港的夜晚很安静,海浪轻轻地摇晃着战舰,年轻的水兵头枕在波浪中,在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。”

  这首歌的初衷是向海军表示慰问。有些人站出来批评。我们的水兵应该“站岗哨”。他们怎么能“睡得好”?一些领导甚至提出,苏晓明“这样的演员部队不能留下来,要处理”

  这种批评并没有持续多久。

  ▲划时代的军歌《军港之夜》。

  1980年底,中国音乐协会在北京召开会议,主题是批判流行音乐 。没想到会议的最后一天,中国文联主席周扬 突然表示:

  “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歌曲,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。。。我们不应该以贬低的语气谈论流行歌曲。我们需要高质量的流行歌曲。

  自由创作的时代即将到来。

  1986年,苏小明带着《军港之夜》登上春晚,以实际行动为歌曲正名。

 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,春晚歌曲成为大陆流行音乐的标杆。

  4.张明敏的《我的中国心》

  当官员们知道港台“东南风”的渗透无法阻止时,他们决定以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式引进港台歌曲。

  1983年,导演黄一鹤 在准备第二届春节联欢晚会时,我希望在歌舞节目中有所创新,并有意邀请香港和台湾的歌手来帮助他们。

  在去深圳的路上,黄一鹤偶然听到一首歌——高亢的前奏,一个醇厚的男声传来,“河山只在我梦中徘徊,祖国多年没有亲近……”

  这是香港歌手张明敏演唱的《我的中国心》

  这首歌给黄一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他立即通过关系找到了张明敏,邀请他参加春节联欢晚会,双方一拍即合。

  然而,张明敏的北京之行并不顺利。香港和台湾歌手是否参加演出的决定还没有真正决定。直到春节联欢晚会前几天,他才被批准登台。

  黄一鹤松了一口气。1984年2月1日晚,张明敏身穿西装,上台唱歌。

  ▲张明敏演唱了《我的中国心》。

  这首爱国歌曲一夜之间传遍大街小巷,挑动了全世界中国人的思乡情绪。

  今年,中英签署联合声明,决定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的主权。

  5.叶丽仪的《上海滩》

  20世纪80年代,电视产业发展迅速。当时,一个家庭,或几个家庭,一起看着一台旧的显像管电视,看着几个频道,也可以津津有味地看到。

  ▲80年代初,几家人聚在一起看电视。

  电视信号不好,经常需要重新调整。这时,即使屏幕上满是雪花,也能让观众有点兴奋。

  每天,当人们吃饱喝足,听到电视剧的主题曲响起时,就会聚集在有电视的地方。

  许多歌曲因为一部电视剧而流行起来,比如《便衣警察》中的《少年壮志不言愁》、《霍元甲大侠》中的《长城永不倒下》、《西游记》中的《敢问路在哪里》 等。

  1985年,香港戏剧《上海滩》在大陆播出。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的是英俊的徐文强和纯洁善良的冯成成。还有顾嘉辉作曲、黄沾填词、叶丽仪演唱的主题曲《上海滩》

  “浪奔浪流,万里涛河永无止境,淘尽世间事,混为一谈潮流。是喜是悲,浪中分不清欢笑和悲伤。成功,失败,浪中看不出有没有。”

  歌词描绘的场景就像风起云涌的时代。

  ▲剧照《上海滩》。

  此外,当时央视也引进了大西洋底下的人 《加里森敢死队》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